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710
编号:13613446
王暴魁教授补肾祛风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举隅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5月15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710
     2 病例2

    患者,女,39岁。2010年6月23日主因“乏力4个月,双下肢浮肿1个月”初诊。患者就诊前4个月出现乏力,轻体力家务劳动过程中亦需频繁坐卧休息;气短明显,腰酸为甚;如厕时发现尿中泡沫。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浮肿,查尿蛋白定量4.87 g/24 h(尿量2 200 mL);血白蛋白27.4 g/L,肾功能正常。乙肝五项、抗核抗体谱、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,肾活检病理诊断:Ⅰ期膜性肾病。患者强烈拒绝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,同意接受中药治疗。患者来诊时症见:乏力,气短,懒于翻身及坐起,易汗出,口微苦,不喜冷饮,纳、眠可,大便偏稀,日1次,尿中泡沫多。舌淡,苔薄黄,脉沉滑。诊断为:肾病综合征Ⅰ期膜性肾病;浮肿(肾气亏虚,风邪入肾)治法:补肾祛风。处方:生黄芪80 g、怀牛膝20 g、桑寄生20 g、炒白术20 g、干姜6 g、半夏6 g、黄芩6 g、黄连6 g。3剂,水煎服,1剂/d。服上方3剂后患者自觉乏力及腰酸减轻,可坐立及床旁活动,仍有口苦,伴口干,大便成形,舌淡,苔薄黄,苔偏干,脉沉滑。处方:生黄芪150 g、炒白术15 g、怀牛膝20 g、桑寄生20 g、太子参40 g、茯苓20 g、生山药20 g、菟丝子15 g、黄芩6 g、黄连6 g、黄柏9 g、蝉蜕10 g、秦艽20 g、穿山龙10 g、青风藤30 g、地龙6 g ......
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903 字符